龙华区学校体育特色建设
 

教学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学资讯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 南方都市报
  • 日期: 2018-01-22
  • 浏览次数: 1554
最感动的是看着学校慢慢变好

 

 

    家风之46

    王文瀚

    所在社区:

    龙华区龙华街道清湖社区

    家风家训

    敢拼敢闯,

    不气馁不怕苦

    清湖小学体育老师王文瀚2012年起关注藏区学校扶持至今,其中前三年坚持放假时间骑行去考察,他说最感动的是看着这些学校慢慢变好,他在其中只是尽了一点点推动作用。正如他感怀的社会热心人的帮助,尽量微不足道,他也希望自己的力量成为社会变得更好的其中一个推动力。

    3年骑行考察藏区学校7年关注帮扶

    2007年就读师范专业时,王文瀚去了一趟藏区,当时当地教育环境给他留下触目惊心的感觉,藏区和深圳的教育环境反差很大,这让他很受触动,但彼时还是学生,他没有能力给予帮助。

    记挂着这件事,毕业后在清湖小学就职时,2012年,作为资深骑友,王文瀚挑战自己骑行川藏线,骑行偶然遇到一个懂藏语的青海学生,聊及想走访藏区学校,一拍即合之下,对方陪同王文瀚走访了沿线很多学校。

    王文瀚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汽希望小学和四川一所村小。当时的一汽希望小学校内地面都是土地,教学和体育器材都很差。走访回来后,王文瀚发动学校捐助冬衣书本等,冬衣就捐赠了估计有500多件,用一辆面包车满载运走。当年共捐助了两所学校。

    而后花了2013、2014年两年,王文瀚骑行完5条川藏线。包括青海的学校,每年平均帮扶两三所,王文瀚估计至今帮扶共计有十几所。

    包括学校、企业和龙华的一些政府部门都是捐助支持方。由王文瀚来对接联系和操办捐助。捐助费用也没有太高,一个学校一般才两三百人,每年大概几万元就足够捐助。

    一开始头几年都是他沿线考察适合的和有需要帮扶的。县城和镇中心的没太必要,教学条件真的很差的才需要。早年王文瀚感觉整体藏区的学校条件就是解放前的教学条件。

    现在感觉学校条件正在慢慢变好,在国家大力推动下,藏区学校条件正在产生可见的变化,这几年需要捐助的学校,从县一级降到乡镇级,又到村里去。除了2015年起王文瀚换成开车去川藏考察,也开始有学校主动来找他,比方去年3所学校就是主动联系他寻求帮扶,而他们都是村级学校。

    作为镇中心的一汽希望小学就有很可喜的变化。2014年王文瀚还发动给他们捐助过一套现代化电子教材设备。最近对方联系他发图片过来,图片里学校变得很漂亮。

    尽一点微不足道的力推动世界变得更好

    对于自己的坚持,王文瀚并不觉得是很特别值得一说的事。骑行本身当然有很多困难的事,当时骑行条件没那么好,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地,没有柏油路,下雨下雪天,缺氧坚持骑行,基本全靠着意志力撑到下个点。

    王文瀚特别感动的是,2013年有一次在4000米高的山上摔了,当时摔得比较严重,有些伤处血肉模糊,结果医院无偿治疗,而且得知他前来考察学校的情况后,医生还把他接到家里养了10天,王文瀚很不好意思,最后忍痛强行离开。

    在聊天中他得知,医生的爷爷当年也是断了腿因而留在藏区,而爸爸也留在当地,医生本人也是读完书后留在藏区,一家三代都为藏区服务。

    这些被人帮助的细节点点滴滴存在太多,因而让王文瀚觉得自己的善意微不足道。他说,其实在国家支持下,很多人都在做类似他做的事情,他只是其中一个。王文瀚最感动的是看到帮扶的学校在慢慢变好,国家支持下,社会在变好,在这个过程本人只是尽一点力去推动,而对比自己受到的帮助不足以大书特书。平常的努力工作,坚持关注藏区,都来源于对此的思考,他觉得存在的意义,大概就在于推动世界变得更好,因此他用行动来做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对于王文瀚此前骑行和帮扶藏区学校的行为,家里担心但不阻止。王文瀚说,父母以前都曾是部队的,可能因为养成他不娇惯、独立坚强的习性,还有敢拼敢闯,不气馁不怕苦的性格。不过也亏得是早几年还年轻,有闯一闯的想法,现在有了家庭,再选择一次,他可能不太敢做这么大胆地选择了。

    采写:龙华通记者 周世玲

    摄影:龙华通记者 赵炎雄

 

南方都市报小程序

 

南方都市报App


 

Copyright © 龙华区“一校一品+社团”学校体育特色建设
URL:www.xxtyts.com

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!